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21

121.要知道,主承

121.要知道,主承认并接受所有承认并敬拜人形式的神之人,无论他们来自哪个星球,因为主就是人形式的神。由于主以天使的形式,也就是人的形式向这些星球的居民显现,所以当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告诉来自这些星球的灵人和天使说,神是实实在在的人时,他们都接受、承认这种说法,并为这一事实而感到欢喜。

属天的奥秘 #987

987.“地上一切的

987.“地上一切的走兽”表示属于低级心智的欲望。这从圣言中“走兽”的含义清楚可知,“走兽”要么表示情感,要么表示恶欲。对良善的情感由温驯、有用和洁净的走兽来表示;对邪恶的情感,也就是恶欲由凶猛、无用和不洁的走兽来表示(参看45, 46, 142, 143, 246, 776节)。它们在此因表示恶欲,故被称为“地上的走兽”,而非田间的走兽。至于重生之人对恶欲的掌控,要知道,人们若以为能凭自己制伏邪恶,就大错特错了,并且也决不会重生。因为人无非是邪恶,就是一堆邪恶;他的整个意愿只在于邪恶,如前一章所说的,即:“人心的想象从小就邪恶”(8:21)。活生生的经历向我表明,一个世人或灵人,甚至一位天使,就其本身,即他的整个自我而言,不过是最肮脏的粪便;当独自一人时,他所沉思的,都是仇恨、报复、残忍和最污秽的通奸。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的,也是构成他意愿的东西。

如若反思一下,仅从以下考虑谁都能清楚看到这个问题,即:当人出生时,在所有野兽和牲畜当中,他是最低级的生物。当他长大,成为自己的主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若没有外在的法律约束,以及他为了尽可能获得极大的影响力和财富而强加给自己的约束阻碍,他必冲进各种暴行,并且不会停下来,直到他征服宇宙中的所有人,攫取所有人的财富;除了那些屈服于他,成为他卑微的奴仆之人外,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人。这就是每个人的本性,尽管那些没有机会或能力实现的人,以及那些受制于上述约束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旦得到机会和能力,约束放松,他们就会尽可能地狂奔。野兽却从未表现出这样的本性,而是生在某种自然秩序中。其中凶猛的捕食性动物伤害其它动物只是为了自卫;它们吞吃其它动物也只是为了缓解饥饿;一旦饥饿缓解,它们就不再造成伤害。而人类却完全不同。由此清楚可知人的自我和意愿是何性质。

既然人是一大堆可怕的邪恶和粪便,那么很明显,他凭自己决不能战胜邪恶。说邪恶掌控邪恶,并且不仅能掌控邪恶,还能掌控地狱,这绝对是自相矛盾。因为每个人都通过恶灵与地狱相联,他里面的邪恶由此被激活。从这些考虑谁都能知道,并且头脑正常的人还能推断出,唯独主能掌控人里面的邪恶和与他同住的地狱。为叫人里面的邪恶,也就是时时刻刻试图强行进入他,并永远毁灭他的地狱能被制伏,人被主重生,并被赋予一个新意愿,也就是良心,主唯独通过这良心实现一切良善。信仰的要点是这些:人无非是邪恶;一切良善皆来自主。因此,人不仅应该知道这些要点,还应承认并相信它们。如果他活在肉身时不承认也不相信,那么在来世,这一点会令人信服地向他证明。


属天的奥秘 #10360

10360.“所以你

10360.“所以你们要守安息日”表主的神性人身要受到敬拜。这从“守”和“安息日”的含义清楚可知:“守”当论及神性时,是指敬拜;“安息日”在至高意义上是指被称为“父”的神性和被称为“子”的神性人身的合一,因而是这种合一存在于里面的神性人身。“安息日”之所以表示这种合一,是因为第七日之前的六日劳碌表示争战的一切状态;就灵义而言,“劳碌”并非表示世上的那种劳碌,而是表示教会中的那些人在进入教会并变成教会之前所经历的那种劳碌,这种劳碌就是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的争战。主在世时所经历的,就是灵义上所表示的这种劳碌;因为那时,祂与地狱争战,使地狱,也使天堂恢复秩序。同时,祂荣耀了祂的人身,也就是将它与自成孕时就属于祂的神性本身合一(参看9715, 9809节)。
  当主进行争战时的时间和状态由六日劳碌来表示;但当合一实现时的状态由第七日来表示,这一日因它所带来的安息而被称为安息日,因为这时,主安息了。因此,“安息日”也表示主与天堂、教会、天堂天使、教会成员的结合。原因在于,所有将要进入天堂的人都必须先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进行争战;当这些东西被分离时,这些人就进入天堂,并与主结合,那时他们就安息了。这同样适用于世人。众所周知,世人在成为教会之前,也就是在构成教会的良善与真理植入他们之前,因而在他们与主结合之前,进而在他们安息之前,必须进行争战,或经历试探。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六日劳碌表示争战的状态,而第七日或安息日表示安息,以及一种结合。
  “安息日”之所以也表示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是因为当一个人进行争战时,他处于真理,或说真理在他里面起主导作用;但当真理与良善结合时,因而当此人处于良善,或说良善在他里面起主导作用时,他就安息了。这与主的情况很相似。当主在世上并与地狱争战时,就其神性人身而言,祂是神性真理;但当祂将其人身与神性本身合一时,就其神性人身而言,祂也变成了神性良善或耶和华。
  安息日之前的六日表示在天堂婚姻之前到来,并为该婚姻准备的争战,天堂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可参看8510, 8888, 9431节)。关于前一种状态,就是当人处于真理,或说真理在他里面起主导作用,同时他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进行争战时,这种状态由“六日劳碌”来表示;关于后一种状态,就是当此人处于良善,或说良善在他里面起主导作用,并且他被主引导时,这种状态由“安息日”来表示(参看7923, 7992, 8505, 8506, 8510, 8512, 8516, 8539, 8643, 8648, 8658, 8685, 8690, 8701, 8772, 9139, 9224, 9227, 9230, 9274, 9832节)。当主在世时,祂首先将祂的人身变成神性真理,后来变成神性良善(参看9199e, 9315e节提到的地方);祂通过试探的争战实现这一切(参看9528e节提到的地方)。
  因此,人若知道“安息日”在至高意义上表示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的神性本身的合一,就能知道在圣言中关于安息日多次所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如在以赛亚书:
  你若从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的圣日不按自己的意思去行,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的情欲,不说自己的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我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喂养你。(以赛亚书58:13, 14)
  人若熟悉圣言的内义,就能清楚看出,在这段经文中,“安息日”表示人与主结合的状态,因而表示当人被主,而非自己引导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存在于良善住在他里面,或他处于良善之时。因为“从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不按自己的意思去行”、“不行自己的路,不寻求自己的情欲,不说自己的话”表示被主而非自我引导。他要乘驾地的高处,又被喂养雅各的产业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教会便存在于这个人里面,天堂也存在于他里面。此外,安息日被称为“我的圣日”和“可喜乐的耶和华的圣日”表示这一事实:“安息日”是指里面有合一的神性人身,
  耶利米书:
  你们若守安息日为圣日,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或乘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耶利米书17:24, 25)
  人若不知道圣言的内义,就会以为这些话按着字义来理解,即:如果他们守安息日为圣,君王和首领就会乘车、骑马从耶路撒冷城的各门进入。然而,这并非这些话的意思。相反,它们的意思是:那些以一种神圣的方式敬拜主的神性人身的人必须处于天堂和教会的神性真理。因为“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君王和首领”表示它的神性真理,“大卫的宝座”表示主所在的天堂,“车”表示传达良善和真理的教义,“马”表示一种被光照的理解力。“耶路撒冷”表示教会(参看2117, 3654节);“君王”表示神性真理(1672, 2015, 2069, 3009,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 6148节);“首领”表示首要真理(1482, 2089, 9954节);“大卫”表示主(1888, 9954节);“宝座”表示天堂(5313节);“车”表示传达良善与真理的教义(5321, 8215节);“马”表示接受光照的理解力(2760-2762, 3217, 5321, 6534节)。
  由于“安息日”表示里面有合一的神性人身方面的主,所以经上规定,每安息日要把脸饼或陈设饼按次序摆在桌子上(利未记24:8)。在教会,众所周知,“饼”表示主的神性人身。出于同样的原因,主在世时自称安息日的主(马太福音12:8 马可福音2:27, 28 路加福音6:1-5)。
  又出于同样的原因,当主在世上,并将祂的人身与神性本身合一时,就代表性教会,或诸如建立在以色列人民当中的那种敬拜而言,祂废除了安息日,并将安息日变成教导信与爱的教义的一日。这就是下面约翰福音中的这些话的意思:
  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了一个人,对他说,起来,拿起你的床走吧。那人,就拿起床来走了。犹太人说,他不可在安息日拿床。他们想要杀耶稣,因为祂犯了安息日。(约翰福音5:8-11, 18)
  “医治病人”表示一个人从邪恶和邪恶的虚假中洁净;“床”表示教义;“走”表示生活。
  主对疾病所施行的一切医治都意味着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或属灵生命的恢复(参看8364e, 9031e, 9086节);“走”表示生活(519, 1794, 8417, 8420节)。“床”表示教义,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及“床”的地方,以及来世的代表清楚看出来。在来世,当有一张床出现,并且有人躺在上面时,就表示此人所信靠的教义。因此,在那里能看到装饰得最华丽的床;这些床属于那些信靠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然而,若没有内义的帮助,没有人知道主的这些话表示这类事物;因为主通过对应和具有灵义的形像说话,神性是祂所说的话的源头。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